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一般治疗措施主要有卧床休息、吸氧治疗、营养支持、液体管理、抗心律失常治疗等。该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干预。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家长需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或情绪激动。卧床期间定期翻身预防压疮,保持环境通风。
2、吸氧治疗
对于存在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患儿,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低流量吸氧。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家长需观察患儿唇色及呼吸频率变化,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
3、营养支持
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泥、蒸蛋等。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1-2克以内。严重进食困难者需考虑肠内营养支持。
4、液体管理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避免容量负荷过重诱发心力衰竭。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时,需监测尿量及电解质水平。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记录患儿饮水量及排尿情况。
5、抗心律失常治疗
对于合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用药期间需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节律变化。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患儿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饮食上继续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高盐高脂食物。保持居住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呼吸道感染。若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活动耐力变化,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