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保健重点需要放在出生后第1-4周,此时是生理适应和疾病筛查的关键期。
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需完成基础生命体征监测、母乳喂养建立及先天性疾病筛查。医院通常会在24-48小时内完成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并进行听力初筛。家长需观察黄疸变化,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第2周重点在于喂养评估和脐部护理,每日体重增长15-30克为理想状态,脐带残端多在7-14天脱落。第3-4周需关注睡眠节律和排便模式,母乳喂养新生儿每日排便3-5次为常见现象,部分可能出现母乳性黄疸持续现象。此阶段还需完成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二针接种,并开始维生素D补充。
建议家长每日记录喂养量、大小便次数及睡眠时长,保持室温24-26℃与湿度50%-60%,避免过度包裹。发现嗜睡、拒奶、发热或黄疸持续加深等情况时须立即就医。定期完成社区医院随访,监测生长发育曲线,满月时需复查听力筛查并评估神经行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