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会水肿。淋巴水肿主要由淋巴液回流受阻或淋巴系统功能障碍引起,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手术创伤、肿瘤压迫、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以及丝虫病等。
1、感染
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淋巴管炎,引发局部淋巴管阻塞。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丹毒会破坏淋巴管结构,丝虫病则可直接堵塞淋巴管。这类患者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或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片,同时配合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
2、手术创伤
乳腺癌根治术等涉及淋巴结清扫的手术会切断淋巴回流途径,约三成患者术后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妇科肿瘤手术后也可能导致下肢水肿。术后早期进行专业康复训练,穿戴压力袜,必要时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
3、肿瘤压迫
盆腔肿瘤、腹膜后肿瘤可能直接压迫髂血管周围淋巴管,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会堵塞淋巴通道。这类患者需先处理原发肿瘤,配合使用七叶皂苷钠片减轻水肿,严重时需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4、先天异常
原发性淋巴水肿多因胚胎期淋巴管发育不良,米尔罗伊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出生后单侧下肢渐进性肿胀。可通过淋巴闪烁造影确诊,轻者使用马栗种子提取物片,重者需淋巴管移植。
5、放射治疗
肿瘤放疗区域的淋巴管会因纤维化而闭塞,乳腺癌放疗后可能引发迟发性上肢水肿。这类患者应终身避免患肢抽血、测血压,坚持手法淋巴引流,急性期可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症状。
淋巴水肿患者需终身坚持皮肤护理,每日清洗后涂抹保湿霜,避免蚊虫叮咬和外伤。选择低盐高蛋白饮食,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进行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绝对禁止剧烈跑跳。穿戴专业压力衣期间需定期评估尺寸,每半年复查淋巴超声。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等感染征兆时,应立即就医避免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