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是指针对疾病不同阶段采取的分级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早期筛查与干预)、三级预防(并发症防治)。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一级预防面向全人群,重点在于控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通过均衡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结合适度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帮助维持骨量峰值。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损害骨骼健康的行为,同时预防跌倒风险,如改善居家照明、使用防滑垫。
2、二级预防:早期筛查
二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如绝经后女性、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通过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定期监测骨密度,对骨量减少者及时干预。医生可能建议补充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并结合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指导个性化补充方案。
3、三级预防:并发症管理
三级预防针对已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急性期需手术治疗如椎体成形术,慢性期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吸收,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长期监测电解质平衡,预防再次骨折,必要时使用特立帕肽注射液促进骨形成。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需贯穿全生命周期。儿童青少年期注重营养积累,中青年期保持运动习惯,老年期加强防跌倒措施。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已确诊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负重活动。日常注意增加日照时间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烹饪时选择醋溜、清蒸等方式提高钙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