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通常不会有奶水分泌,分娩后才会开始泌乳。乳汁分泌主要受催乳素调控,孕期激素变化会促进乳腺发育但不触发泌乳,产后胎盘娩出后激素水平骤变才会启动泌乳机制。
妊娠期乳腺在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会经历导管增生、腺泡发育等结构性变化,为产后哺乳做准备。此时乳房可能出现胀痛、乳晕颜色加深等生理变化,但乳汁生成被高水平的孕激素抑制。少数孕妇在孕晚期可能出现少量初乳渗出,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分娩后24-48小时内,随着胎盘剥离导致的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催乳素开始主导乳腺功能,促使腺泡细胞合成乳汁。初乳呈淡黄色且富含免疫球蛋白,产后3-4天逐渐转变为成熟乳。哺乳期持续刺激乳头会通过神经反射维持泌乳,建议产妇尽早开奶并按需哺乳。
若孕期出现异常泌乳伴随头痛、视力变化等症状,需警惕垂体瘤等病理情况。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可尝试增加哺乳频率、保证营养摄入及充足休息。哺乳期间应穿着舒适哺乳内衣,注意乳头清洁护理,避免乳腺管堵塞引发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