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颅内感染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精神萎靡、呕吐、前囟膨隆、惊厥等。颅内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脑膜或脑实质引起的炎症反应,常见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需及时就医干预以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
1、发热
发热是婴儿颅内感染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体温可能快速升高且对退热药反应差。与普通感染不同,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伴随皮肤苍白或花纹样改变,部分患儿会出现寒战。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导致热量蓄积。
2、精神萎靡
婴儿表现为异常安静、嗜睡或反应迟钝,哭声微弱且哺乳意愿下降。与正常睡眠不同,这种意识状态改变难以通过外界刺激完全唤醒。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神呆滞或追踪反应减弱,提示脑功能受损。
3、呕吐
颅内压增高可引发喷射性呕吐,多与进食无关且反复发作。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常伴随拒食和脱水表现。需区别于生理性溢奶,病理性呕吐时婴儿面部会出现痛苦表情,腹部触诊无腹胀。
4、前囟膨隆
未闭合的前囟门张力增高是婴儿特有的体征,表现为囟区饱满隆起甚至搏动减弱。检查时应让婴儿保持坐位,正常前囟轻微凹陷。该体征提示颅内压急剧升高,可能伴随头围增大或骨缝分离。
5、惊厥
部分患儿会出现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表现为肢体节律性抽动、眼球上翻或呼吸暂停。新生儿可能仅表现为面部肌肉颤动或呼吸节律异常。惊厥发作后婴儿往往陷入深度嗜睡,与热性惊厥的快速恢复不同。
家长发现上述任一症状均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就诊前应记录症状出现时间、体温曲线和喂养情况,保持婴儿侧卧位防止呕吐窒息。恢复期需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评估,注意补充营养支持,避免剧烈晃动头部。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居住环境应保持通风并减少探视以预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