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发生心肌梗死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保持患者平卧、安静,避免移动和情绪激动。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冷汗等症状,可通过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干预。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早期,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疏通堵塞血管,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需在具备条件的医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通过搭桥重建血运,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若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或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直至医护人员到达。急救过程中避免喂水或服药,以免误吸或加重病情。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日常饮食应低盐低脂,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如燕麦、深海鱼类等。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项目。家属需学会识别心绞痛与梗死的区别,家中常备硝酸甘油片以备急用。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