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慢性肾小球肾炎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7/01 11:38
发布于 2025/07/01 11:38
孕妇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需特别注意血压控制、蛋白尿监测、感染预防、药物安全及营养管理。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由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时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这类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拉贝洛尔或甲基多巴等妊娠安全药物,同时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定期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持续增加可能提示病情进展。尿蛋白超过3.5克/天可能增加子痫前期风险,需加强产检频率。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休息时抬高下肢有助于减轻水肿。出现尿液泡沫增多或下肢明显水肿时需立即就诊。
免疫力降低易引发尿路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肾炎急性发作。注意会阴清洁,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可咨询医生接种灭活疫苗。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时不可自行用药,需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突然停药可能引发肾上腺危象。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风险,需定期监测血糖。禁用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可能损害胎儿肾脏发育。所有药物调整均需由肾内科与产科医生联合评估。
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摄入,血磷升高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贫血者可适当增加含铁食物。避免杨桃、生食等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的食物。
妊娠合并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高危妊娠,需每2周进行一次产检,监测肾功能、尿常规及胎儿发育情况。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供血。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需立即住院治疗。分娩方式需根据孕周、肾功能及胎儿情况综合评估,多数建议在三级医院进行计划分娩。产后42天需复查肾功能及血压,部分患者可能在产后出现病情波动。
上一篇 : 备孕吃什么养身体 滋补汤水为造人助力
下一篇 : 宝宝37.5℃发烧怎么处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