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成分输注通常适用于严重低蛋白血症、大面积烧伤、肝硬化腹水、急性肾损伤伴低蛋白血症等情况。白蛋白输注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征,主要有严重低蛋白血症、大量体液丢失、休克复苏、肝肾疾病相关低蛋白血症等适应症。
1、严重低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时可能出现组织水肿、伤口愈合延迟等症状。常见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需结合静脉营养支持,可遵医嘱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治疗期间应补充优质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
2、大面积烧伤
烧伤面积超过体表面积20%时易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导致白蛋白大量丢失。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水肿、低血容量性休克。需在液体复苏基础上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维持胶体渗透压,配合烧伤创面处理。禁止自行调整输注速度。
3、肝硬化腹水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水时,血清白蛋白多低于25克每升。可能伴随下肢浮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可短期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联合利尿剂治疗,需警惕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2克。
4、急性肾损伤
肾病综合征或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大量蛋白尿可导致低蛋白血症。表现为眼睑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可能合并高脂血症。需在肾脏替代治疗同时配合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注意监测尿量及肾功能变化。控制每日饮水量。
5、休克复苏
感染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患者经晶体液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时,可使用白蛋白进行容量扩充。需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输注,避免循环超负荷。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应谨慎使用。输注后需复查凝血功能及血常规。
白蛋白输注后应保持平卧位1-2小时,观察有无寒战、皮疹等过敏反应。日常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烧伤患者需保持创面清洁。所有白蛋白制剂使用均须严格遵医嘱,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