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30岁的程序员因为长期忽视便血症状,确诊肠癌时已是晚期。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肠道问题越来越年轻化。你的身体可能正在发出求.救信号,只是你还没读懂。
一、排便习惯突然改变要警惕
1、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紊乱,连续几天便秘后又莫名腹泻,这种反复横跳的情况持续超过两周就要注意。肠道肿瘤可能影响正常蠕动功能。
2、大便形状变细
健康的大便应该像香蕉般粗细均匀。如果发现大便突然变细如铅笔,或者表面出现凹槽,可能是肠道内存在占位性病变。
3、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排便后仍有便意",频繁产生想上厕所的冲动,但实际又排不出什么。这种里急后重的感觉可能是直肠受刺激的表现。
二、这些异常粪便要当心
1、持续便血
鲜红色血滴可能是痔疮,但暗红色血混在粪便中,或大便发黑像柏油,就要警惕上消化道出血。肿瘤表面血管破裂会导致这种情况。
2、黏液便增多
粪便表面附着果冻状黏液,或者直接排出黏液样物质。肠道炎症时会分泌大量黏液保护黏膜,但持续分泌可能提示病变。
3、异常臭味
突然出现特别刺鼻的腐臭味,不同于平常的粪便气味。肿瘤组织坏死可能产生这种异味。
三、容易被忽视的伴随症状
1、不明原因消瘦
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体重却持续下降,一个月内减轻超过5%就要注意。肿瘤消耗和食欲改变都可能导致消瘦。
2、持续腹痛腹胀
位置固定的隐痛或胀痛,饭后加重,夜间也不缓解。肠道梗阻或腹膜受刺激时会出现这类症状。
3、贫血相关症状
容易疲劳、头晕、面色苍白,可能是长期慢性失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很多肠癌患者最初是在查贫血原因时发现的。
岁后该做的预防措施
1、肠镜检查是金标准
建议40岁开始做第一次肠镜筛查,高风险人群要提前。检查前做好肠道准备很关键,清肠不彻底可能漏诊。
2、粪便潜血试验
每年做一次粪便潜血检测,无创便捷。但要注意检查前三天避免进食动物血制品,以防假阳性。
3、改善生活方式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保证25-30克;减少加工肉制品;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它的异常往往能最早反映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不缓解,别犹豫,尽快预约消化科门诊。记住,早期发现的肠癌治疗几率可以超过90%。健康无小事,别让忙碌成为忽视身体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