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是胰岛素“负担”?医生忠告:糖尿病人,这3种水果少吃为妙
发布于 2025/07/01 19:54
发布于 2025/07/01 19:54
夏天水果摊上最诱人的桃子,咬一口汁水四溢,甜到心坎里。可糖尿病患者却常常对着它犯难:这么甜的水果,会不会让血糖"坐火.箭"?其实桃子本身不算高GI水果,但吃法不对确实可能变成"甜蜜陷阱"。
1、只看甜度不看GI值
很多人以为不甜的水果就能随便吃,其实西瓜GI值72,比桃子42高得多。判断标准要综合含糖量和升糖指数。
2、榨汁喝最危险
三个桃子榨成汁,瞬间就能喝下过量果糖。榨汁过程破坏了膳食纤维,糖分吸收速度直接翻倍。
3、饭后立即吃水果
正餐后血糖本就处于上升期,此时再吃水果等于"火上浇油"。建议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
1、荔枝:甜蜜的"血糖炸.弹"
荔枝含糖量高达16%,且果糖占比大。更麻烦的是其中的次甘氨酸会干扰糖代谢,容易引发突发性低血糖。
2、芒果:隐藏的"热量大户"
一个中等芒果约含45克糖,相当于10块方糖。黏腻的果肉会延长消化时间,造成餐后血糖持续偏高。
3、榴莲:水果界的"黄油"
每100克榴莲含147大卡热量,糖分含量27克。高脂肪特性会延缓胰岛素反应,造成血糖"过山车"。
1、控制分量是王道
每次水果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大约一个拳头大小。桃子建议选脆桃,每次不超过一个。
2、搭配蛋白质更稳
搭配10颗杏仁或1个水煮蛋,蛋白质能延缓糖分吸收速度,避免血糖骤升。
3、优先带皮吃
苹果、梨等水果的皮含有丰富果胶,能形成凝胶延缓胃排空。桃子绒毛过敏者可削薄皮。
4、监测血糖反应
尝试新水果后2小时测血糖,升幅不超过2.8mmol/L为安全范围。个体差异很大,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水果清单。
其实外国糖尿病协会早就明确表示:没有绝对禁止的水果,只有错误的食用方法。最新研究显示,适量吃低GI水果的糖友,长期血糖控制反而更好。关键要记住:吃整不吃碎,吃早不吃晚,吃少不吃多。现在正是桃子上市的季节,糖友们不妨按照这些方法,安心享受这份夏日甜蜜吧!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