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跟作息关系大?医生警告:血糖不稳的老人,作息注意"分寸"
发布于 2025/07/02 10:33
发布于 2025/07/02 10:33
凌晨三点还在刷手机,清晨却要补觉到日上三竿?这样的作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血糖!最近门诊发现,血糖控制不佳的中老年人,八成都有"阴间作息"的问题。别以为糖尿病只是吃出来的,紊乱的生物钟同样会让血糖坐过山车。
1、褪黑素分泌失调
深夜不睡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这种激素不仅助眠,还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研究发现夜班人群患糖尿病风险比常人高30%。
2、皮质醇水平异常
熬夜会刺激压力激素持续分泌,直接导致晨起血糖升高。就像给身体持续注射"升糖针"。
3、消化酶分泌紊乱
胃蛋白酶、胆汁等消化液分泌都有固定时段,错过饭点进食,营养吸收效率下降但热量囤积更多。
1、7:00-7:30起床测空腹血糖
醒来先喝100ml温水,15分钟后测量最准确。切忌起床就剧烈活动。
2、12:00-13:00午餐+20分钟午休
饭后静坐10分钟再平躺,避免食物反流。午睡超过半小时反而会升高血糖。
3、22:00前完成晚间用药
胰岛素注射或服药太晚可能引发夜间低血糖,最佳时间是晚餐后1-2小时。
1、周末补觉陷阱
比平时多睡2小时就会打乱生物钟,建议设置闹钟固定起床时间。
2、夜间如厕风险
起夜时动作要慢,开小夜灯避免跌倒。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
3、晨练时间选择
日出后1小时再运动,太早晨露未散易诱发关节问题。
1、倒班工作者
尽量保持同一班次持续2周以上,交接班时用3天逐步调整作息。
2、跨时区旅行
每24小时最多调整2小时时差,到达目的地后按当地时间立即进食。
3、失眠患者
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5次。
记住,规律作息比任何控糖技巧都重要!临床数据显示,坚持3个月规律作息的糖友,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1.2%。从今晚开始,关掉手机,拉好窗帘,给你的胰腺放个标准假吧!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