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免流产和不全流产的主要区别在于妊娠物是否完全排出体外。难免流产指妊娠无法继续但胚胎或胎儿尚未排出,不全流产则是部分妊娠物残留在宫腔内。两者可能由染色体异常、母体疾病、外伤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并及时清宫处理。
难免流产发生时,孕妇会出现阵发性下腹痛加剧、阴道流血量增多、宫颈口扩张等症状,但超声检查仍可见宫腔内妊娠组织。此时胚胎存活概率极低,需尽快干预防止大出血或感染。临床常用米非司酮片配合米索前列醇片促进妊娠物排出,必要时行负压吸引术清除残留。
不全流产表现为阴道持续流血、腹痛不减甚至出现发热,超声显示宫腔内存在不规则混合回声团。残留组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宫腔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治疗需根据残留物大小选择药物辅助排出或直接行清宫术,术后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预防感染,并监测血β-HCG水平至正常范围。
流产后应卧床休息1-2周,避免体力劳动和盆浴,保持会阴清洁。饮食上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帮助恢复血红蛋白水平。下次妊娠前建议进行染色体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及生殖系统评估,流产后3-6个月再考虑受孕。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