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癫痫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等方式干预。癫痫发作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感觉异常等症状。
1、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是控制发作的首选方案,常用药物包括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缓释片、奥卡西平片等。左乙拉西坦片适用于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可能出现嗜睡或头晕等不良反应。丙戊酸钠缓释片对多种发作类型有效,但需警惕肝功能损害风险。奥卡西平片主要用于部分性发作,常见副作用为皮疹或低钠血症。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避免突然停药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外科干预,常用术式包括前颞叶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等。前颞叶切除术适用于颞叶内侧硬化导致的局灶性发作,通过切除致痫灶减少异常放电。胼胝体切开术多用于跌倒发作患者,阻断癫痫放电在两半球间的传导。术前需通过视频脑电图、磁共振等精确定位致痫区,术后仍需配合药物维持治疗。
3、神经调控治疗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常用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植入脉冲发生器持续刺激左侧迷走神经,改变脑电活动抑制发作。该疗法适用于12岁以上药物难治性部分性发作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声音嘶哑或咳嗽。近年新兴的响应性神经刺激系统可实时检测异常脑电并发放抑制脉冲,对局灶性发作控制效果较好。
癫痫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坚果、绿叶蔬菜,有助于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发作期间应移除周围危险物品,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特征供医生参考。建议每3-6个月复查脑电图评估治疗效果,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需严格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