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喝酒对身体有显著危害,主要有酒精性肝病、胃肠黏膜损伤、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免疫功能下降等。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建议控制饮酒量或戒酒。
1、酒精性肝病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初期表现为脂肪肝,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等症状。若持续饮酒会进展为酒精性肝炎,伴随黄疸、食欲减退。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治疗需戒酒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
2、胃肠黏膜损伤
酒精刺激胃酸分泌并破坏胃黏膜屏障,易引发慢性胃炎,表现为上腹灼痛、反酸。长期饮酒者胃溃疡发病率较高,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或黑便。肠黏膜受损后可能引发腹泻、吸收不良。建议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
3、神经系统损害
酒精作为神经抑制剂,长期摄入会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慢性酒精中毒可导致小脑萎缩,出现步态不稳、言语含糊。部分患者会出现韦尼克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眼肌麻痹。需补充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4、心血管疾病风险
酒精会升高血压并诱发心律失常,长期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过量饮酒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引发酒精性心肌病,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还会增加脑卒中风险,尤其与房颤共同存在时。控制饮酒后可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心血管药物。
5、免疫功能下降
酒精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增加感染概率。长期饮酒者肺炎、结核病等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酒精还会干扰疫苗免疫效果,降低抗体生成能力。戒酒后免疫功能可部分恢复,必要时可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
建议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折算为50度白酒约50毫升或啤酒750毫升。饮酒前可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减缓酒精吸收。长期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胃镜、心电图等项目。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急症需立即就医。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必要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