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多大危害 认识动脉硬化闭塞的四个危害

发布于 2025/07/02 11:25

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心脑血管事件、肾功能损害以及截肢风险。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壁因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的疾病,主要危害包括肢体远端供血不足、继发血栓栓塞、靶器官损伤及生活质量下降。

1、肢体缺血坏死

动脉硬化闭塞症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受累肢体慢性缺血。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因肌肉缺氧出现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持续性疼痛,皮肤温度降低,颜色苍白或发绀。严重缺血时可能发生溃疡或坏疽,常见于足趾、足跟等末梢部位,合并感染后可能加速组织坏死进程。此时需通过血管造影评估血运情况,必要时行血管旁路移植术或介入治疗。

2、心脑血管事件

动脉硬化属于全身性疾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或颈动脉斑块。斑块不稳定时可能脱落形成栓子,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研究显示,约六成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同时存在冠心病。这类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筛查,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必要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3、肾功能损害

肾动脉狭窄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时,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血肌酐升高、蛋白尿等表现。长期缺血可导致肾单位不可逆损伤,最终发展为肾衰竭需透析治疗。诊断依靠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成像,轻中度狭窄可选用缬沙坦胶囊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重度狭窄需考虑支架植入术。

4、截肢风险

晚期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面临较高的截肢风险,尤其合并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时。当肢体出现不可逆坏疽、严重感染或顽固性疼痛时,为保全生命可能需行截肢手术。截肢后患者活动能力显著下降,可能继发幻肢痛、抑郁等心理问题。预防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包括戒烟、控制血糖、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行血管重建手术改善血供。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步行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血。饮食应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增加深海鱼类、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按医嘱使用抗凝、扩血管药物,每半年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进展。出现肢体疼痛加剧、伤口不愈等情况时须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