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肌劳损可能引起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痉挛、局部压痛、牵涉痛等症状。急性腰肌劳损通常由肌肉拉伤、姿势不良、过度劳累、外伤或受凉等因素诱发,表现为突发性腰部不适,需及时干预以防转为慢性。
1、腰部疼痛
急性腰肌劳损最典型的症状为腰部单侧或双侧的持续性钝痛或锐痛,疼痛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多集中在腰骶部或腰椎两侧肌肉,可能因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高动作而加剧。患者常因疼痛无法完成弯腰、转身等日常动作。
2、活动受限
由于肌肉保护性收缩,患者腰部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均会减小,表现为前屈后伸困难、侧弯幅度降低。严重时可能出现腰部僵直状态,起床、翻身等动作需他人协助。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需在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
3、肌肉痉挛
受损肌肉会出现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触摸时可感到肌肉紧张如板状,伴随局部发热或肿胀。痉挛多发生在竖脊肌、腰方肌等部位,可能引发代偿性脊柱侧弯。热敷或按摩有助于缓解痉挛,但需避免暴力按压。
4、局部压痛
按压劳损肌肉的起止点或肌腹时会出现明显压痛,痛点常集中在腰椎棘突旁、髂嵴等部位。部分患者存在激痛点,按压时可诱发远处牵涉痛。压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可作为病情评估的客观指标。
5、牵涉痛
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但通常不超过膝关节,此现象与神经根受压的放射性疼痛不同。牵涉痛多呈弥散性,无明确边界,可能因肌肉筋膜链的力学传导导致,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3天,使用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以放松腰部肌肉。疼痛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五点支撑、臀桥等核心肌群训练,避免久坐久站及提重物。注意腰部保暖,睡眠时使用护腰垫。若72小时内疼痛未减轻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需排除腰椎间盘突出、骨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