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是怎么做的 揭秘做肾穿刺的具体步骤

发布于 2025/07/02 15:40

肾穿刺是一种通过穿刺针获取肾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诊断肾脏疾病。肾穿刺的具体步骤主要有术前准备、定位消毒、局部麻醉、穿刺取样、术后观察等。

1、术前准备

术前需进行血液检查、凝血功能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确保患者符合穿刺条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特别是抗凝药物需提前停用。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操作风险和注意事项。术前8小时需禁食,排空膀胱,避免穿刺过程中膀胱充盈影响操作。

2、定位消毒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枕使肾脏更贴近体表。医生通过超声或CT精确定位穿刺点,通常在肾脏下极避开大血管。穿刺区域进行严格消毒,铺无菌巾建立无菌操作区。定位过程需反复确认,确保穿刺路径安全,避开重要脏器和血管。

3、局部麻醉

在定位好的穿刺点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使用利多卡因等麻醉药物。麻醉需达到肾脏被膜,确保穿刺时无明显痛感。麻醉后需等待数分钟确认麻醉效果,期间医生会再次确认穿刺路径。部分紧张患者可给予镇静药物,但需保持清醒配合呼吸指令。

4、穿刺取样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快速刺入肾脏获取组织,通常需要2-3次穿刺获取足够样本。穿刺瞬间患者需屏住呼吸,避免肾脏移动导致损伤。获取的组织立即放入固定液送检,必要时进行快速病理判断。操作全程严格无菌,穿刺后立即压迫止血。

5、术后观察

穿刺后需绝对卧床24小时,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和尿液情况。前6小时每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出血征象。术后3天内避免剧烈活动,1周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出院前复查超声确认无血肿,2周后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肾穿刺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禁止淋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促进排尿但避免过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鲜红色尿液或持续腰痛需立即就医。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力动作,按医嘱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常规。保持良好作息,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穿刺创面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