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过敏性荨麻疹可通过冷敷缓解瘙痒、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氯雷他定片、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避免抓挠等方式治疗。蚊虫叮咬过敏性荨麻疹通常由蚊虫唾液蛋白过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异常、既往过敏史等原因引起。
1、冷敷缓解瘙痒
使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患处5-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瘙痒。冷敷时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该方法适用于轻度荨麻疹,若出现皮肤苍白或麻木感应立即停止。冷敷后观察是否出现寒战等不适反应,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进行。
2、外用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洗剂含氧化锌和炉甘石成分,能收敛止痒保护皮肤。使用前摇匀,棉签蘸取涂抹于风团处,每日2-3次。避免用于皮肤破损处,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该药物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孤立性风团,若涂抹后出现皮肤脱屑应停用。
3、口服氯雷他定片
氯雷他定片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H1受体缓解过敏反应。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较轻,适合日间使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头痛,严重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禁止驾驶高危作业机械,不可与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剂联用。
4、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全身性荨麻疹伴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起效迅速但不宜长期使用。注射后需监测血糖血压,糖尿病患者慎用。用药超过3天需逐渐减量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5、避免抓挠
抓挠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更多组胺,加重风团和瘙痒。可修剪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夜间睡眠时尤为注意。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若出现抓破感染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儿童患者家长应加强看护。
蚊虫叮咬过敏性荨麻疹患者应保持环境清洁,使用蚊帐或驱蚊剂预防叮咬。饮食宜清淡,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记录过敏发作时间与诱因,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必要时采用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