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慢性骨关节炎可能与年龄增长、关节劳损、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活动时摩擦感等症状。
1、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是慢性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早期表现为活动后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持续存在,甚至影响睡眠。疼痛可能与关节软骨磨损、骨赘形成、滑膜炎症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避免过度负重活动。
2、关节僵硬
关节僵硬多见于晨起或久坐后,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活动后逐渐缓解。僵硬可能与关节液分泌减少、滑膜炎症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通过热敷、适度活动关节等方式改善僵硬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等药物保护关节软骨。
3、活动受限
随着关节软骨进一步磨损,患者可能出现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屈伸困难等症状。活动受限可能与骨赘形成、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通过关节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方式维持关节活动度,必要时可考虑关节镜清理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4、关节肿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胀,多由滑膜炎症或关节积液引起。肿胀关节常伴有皮温升高、压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依托考昔片、美洛昔康片等抗炎药物,配合冷敷缓解肿胀。若积液严重,可能需进行关节穿刺抽液治疗。
5、关节摩擦感
关节活动时可能出现摩擦感或弹响,主要由关节面不平整、软骨缺损导致。摩擦感可能伴随疼痛,提示关节损伤加重。患者可通过减轻体重、使用支具减少关节负荷,严重时需考虑软骨修复手术或关节置换术。
慢性骨关节炎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绿叶蔬菜等。寒冷天气注意关节保暖,疼痛加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关节功能评估,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