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能够有效改善深覆合,主要通过调整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实现。深覆合的矫正方法有佩戴固定矫治器、使用功能性矫治器、配合正颌手术、调整颌骨发育、结合隐形矫治技术。
1、佩戴固定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通过金属托槽和弓丝施加持续力量,逐步将前牙压低或后牙升高,改善上下牙垂直覆盖关系。对于青少年患者,可利用生长潜力引导颌骨发育;成人患者则需更长时间完成牙齿移动。矫正过程中需定期复诊调整力度,避免牙根吸收等并发症。
2、使用功能性矫治器:
适用于生长发育期患者的深覆合矫正,通过改变下颌位置刺激颌骨改建。肌激动器、双颌垫矫治器等装置可抑制过度生长的上颌,促进下颌发育,从而协调上下颌垂直向关系。需每日佩戴12小时以上,持续1-2年可见明显效果。
3、配合正颌手术:
严重骨性深覆合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正畸排齐牙列后,通过上颌骨截骨术或下颌骨矢状劈开术调整颌骨高度。术后需进行咬合精细调整,整个过程约需2-3年。手术矫正可彻底解决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深覆合问题。
4、调整颌骨发育:
针对儿童早期深覆合,采用面弓、头帽等口外装置抑制上颌过度垂直生长。配合前牙平面导板打开咬合,引导下颌向前旋转。治疗窗口期为8-12岁,需每3个月评估生长改良效果,及时调整矫治方案。
5、结合隐形矫治技术:
透明矫治器通过计算机设计的精准位移量,分阶段压低前牙或伸长后牙。每副矫治器佩戴1-2周,全程需20-50副。适用于轻度深覆合且不愿使用传统托槽的成人患者,但需严格遵医嘱佩戴附件和橡皮筋增强固位力。
深覆合矫正期间应避免啃咬硬物防止托槽脱落,每日使用牙缝刷清洁托槽周围。建议选择软质食物减少牙齿不适感,矫正结束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评估咬合稳定性,配合咀嚼肌功能训练可增强矫正效果。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矫正期间龋齿和牙龈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