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湿疹和湿性湿疹的主要区别在于皮损形态和渗出情况,干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伴皲裂,湿性湿疹以渗出性丘疹水疱为主。
1、皮损特征
干性湿疹典型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表面有细碎鳞屑,严重时出现龟裂样纹路,常见于老年人小腿前侧。湿性湿疹急性期可见密集粟粒大小丘疹、水疱,基底潮红伴有明显渗液,好发于婴幼儿头面部及四肢屈侧。
2、发病机制
干性湿疹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相关,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经皮水分丢失增加。湿性湿疹多由过敏反应引发,Th2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促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液渗出形成特征性湿润皮损。
3、伴随症状
干性湿疹患者常主诉剧烈瘙痒伴紧绷感,搔抓后易出现点状出血。湿性湿疹急性期有烧灼痛感,渗出液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4、治疗差异
干性湿疹需长期使用尿素软膏、凡士林等保湿剂修复屏障,严重时短期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湿性湿疹急性期需用3%硼酸溶液湿敷收敛,渗液减少后改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5、护理要点
干性湿疹患者应控制洗澡频率,水温不超过38℃,沐浴后立即涂抹保湿霜。湿性湿疹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搔抓,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哺乳期母亲需排查可疑致敏食物。
两类湿疹均需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刺激物,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干性湿疹患者可增加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湿性湿疹发作期应限制高组胺饮食。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化脓感染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和微生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