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患有疝气通常表现为腹股沟肿块、疼痛和消化系统不适。疝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薄弱处向外突出的疾病,常见于腹股沟区域。
1、腹股沟肿块
腹股沟区域出现可复性肿块是疝气最典型的表现。肿块在站立、咳嗽或用力时明显突出,平卧时可能自行回纳或用手轻推可回纳腹腔。肿块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大小可从核桃至拳头不等。肿块反复突出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摩擦受损,增加感染风险。若肿块突然增大且无法回纳,需警惕嵌顿疝可能。
2、局部疼痛
疝气可引起腹股沟区坠胀感或钝痛,活动后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阴囊或下腹部,婴幼儿常表现为哭闹不安。慢性疝气可能因肠管反复突出导致粘连,形成持续性隐痛。嵌顿疝发生时疼痛突然加剧,伴随局部压痛和皮肤发红,属于急症情况。长期未治疗的疝气可能引发神经压迫性疼痛。
3、消化系统症状
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可出现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巨大疝气可能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导致慢性便秘或排便困难。部分患儿表现为食欲减退和营养不良。嵌顿疝可引发肠梗阻,出现呕吐、停止排气等危险征象。滑动性疝可能伴随胃食管反流症状。
发现疝气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日常可佩戴专用疝气带暂时缓解症状,但需注意松紧适度。保持排便通畅,控制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因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1岁以下婴幼儿部分腹股沟疝可能自愈,但2岁以上患儿通常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