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不是痛风,两者是病因和症状完全不同的疾病。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的无菌性炎症,痛风则是尿酸结晶沉积引发的代谢性疾病。区分两者主要依据发病机制、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通常集中在足跟或足底中部,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可能减轻。疼痛呈锐痛或灼烧感,足底可能有压痛或僵硬。病因与足部过度使用、肥胖、扁平足弓等因素相关,无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表现。治疗以休息、冰敷、足弓支撑垫为主,严重时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痛风急性发作时多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突发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如刀割,可能伴随皮肤发亮和局部温度升高。发作常与高嘌呤饮食、饮酒相关,血尿酸水平通常超过正常值。关节液检查可见针状尿酸钠结晶。急性期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秋水仙碱片,缓解期需服用别嘌醇片降尿酸。
日常需注意足部减负,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痛风患者应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保持充足。若足部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关节变形,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