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异物可通过避免高风险活动、使用防护装备、注意环境安全、正确处理眼部外伤、定期眼部检查等方式预防。眼眶异物通常由金属碎屑、玻璃碎片、砂石等进入眼内引起,可能伴随眼红、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
1、避免高风险活动
减少参与可能产生飞溅碎屑的活动,如电焊、切割、打磨等。若必须进行此类作业,应选择封闭式护目镜或面罩。户外活动时避开风沙大的环境,沙尘天气建议佩戴防风镜。儿童玩耍时需远离尖锐物品或弹射类玩具,家长应做好监督。
2、使用防护装备
从事机械加工、建筑等行业时需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冲击护目镜,镜片需具备抗碎裂性能。运动时根据项目选择专用护目镜,如篮球用聚碳酸酯镜片防护罩。防护装备出现划痕或老化应及时更换,避免防护性能下降。
3、注意环境安全
工作场所应设置防尘通风设备,定期清理金属碎屑等危险物。家中避免在视线高度放置易碎装饰品,使用玻璃制品时轻拿轻放。园艺操作前检查工具是否残留尖锐物,修剪植物时戴宽檐帽辅助防护。
4、正确处理眼部外伤
发生眼部外伤后禁止揉眼,应立即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对于嵌入性异物需用眼罩覆盖保护,避免压迫眼球。化学性异物需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并及时就医。自行取出异物可能导致二次损伤,应等待专业处理。
5、定期眼部检查
高风险职业者每半年进行裂隙灯检查,早期发现结膜或角膜微小异物。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预防因角膜感觉减退导致的异物滞留。儿童应每学期接受视力筛查,排查因异物引起的屈光不正或斜视。
预防眼眶异物需建立多重防护意识,职业暴露人群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手部清洁,避免脏手接触眼睛。出现异物感时勿强行用棉签探查,可尝试用人工泪液冲洗。若异物进入眼内超过2小时未排出,或伴随剧烈疼痛、视力下降,须立即至眼科急诊处理。平时可储备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用于紧急冲洗。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