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后引起消化道出血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03 16:38
发布于 2025/07/03 16:38
心脏支架术后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就医,处理方式主要有暂停抗凝治疗、内镜下止血、药物替代治疗、输血支持、调整后续用药方案。
支架术后常规使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会加重出血,确诊消化道出血后需立即停用。此时需评估支架血栓风险,若出血量大或血红蛋白快速下降,即使短期停用抗栓药物也须优先控制出血。
胃镜检查可明确出血部位,对溃疡面渗血可采用钛夹封闭或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对于贲门黏膜撕裂等机械性损伤,内镜下电凝止血效果显著。操作前需评估心肺功能,严重贫血者需先纠正血红蛋白至70g/L以上。
出血控制后需调整抗栓方案,可短期改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过渡。对于必须双重抗血小板的高危患者,可保留氯吡格雷并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替代阿司匹林。
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休克表现时需输注悬浮红细胞,活动性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者可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输血同时需监测出入量,避免循环超负荷诱发心功能不全。
出血稳定后需重新制定抗栓策略,对溃疡性出血患者建议延长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周期,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需持续8周。必要时可采用单药抗血小板联合西洛他唑片的三联方案降低再出血风险。
术后患者应选择低渣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肠黏膜损伤。恢复期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及便潜血,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时须即刻返院。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建议每3个月进行胃镜检查,同时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减少血管应激性出血风险。日常活动中避免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咳嗽或排便时注意防护。
上一篇 : freebHCG偏高会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 : 儿童患上直肠息肉的诱因是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