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血压监测、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
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钾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酒精摄入过多会升高血压。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体重每减轻1公斤,收缩压可下降1毫米汞柱。
2、降压药物治疗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扩张血管。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降压。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通过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减少血容量。
3、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等有关,可采用天麻钩藤饮等方剂平肝潜阳。针灸治疗选取太冲、曲池等穴位,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来降压。推拿按摩风池、百会等穴位可缓解头晕头痛症状。中药代茶饮如菊花、决明子等具有清肝明目、降压作用。气功、八段锦等传统养生方法能调节气血运行,辅助降压。
4、血压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应选择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每天固定时间测量2-3次,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动态血压监测能记录24小时血压变化,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就诊时携带血压记录本,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血压控制目标一般为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更低。
5、手术治疗
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可考虑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或血管成形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尝试肾动脉去神经术,通过射频消融阻断肾脏交感神经。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需手术切除肿瘤。主动脉缩窄患者需要手术解除血管狭窄。
高血压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时需综合治疗。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及时就医。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需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