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关节腱鞘炎可能由过度使用手指、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注射、手术松解等方式治疗。
1、过度使用手指
长期重复进行手指屈伸动作会导致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常见于频繁使用手机键盘、从事手工编织或乐器演奏等人群。早期表现为手指根部酸胀感,晨起时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建议调整工作姿势,每小时进行5分钟手指伸展运动,使用护具分担肌腱压力。
2、外伤因素
手指受到直接撞击或扭伤可能造成腱鞘急性损伤。可能出现局部皮下出血、按压疼痛等症状。伤后24小时内应冰敷处理,后期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炎症,必要时需固定患指2-3周。
3、细菌感染
皮肤破损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可引发化脓性腱鞘炎。典型症状包括红肿热痛、被动伸直时剧痛,可能伴有发热。需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切开引流。
4、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多发性腱鞘炎,与自身免疫攻击滑膜组织有关。特征为对称性关节肿胀,血检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除使用甲氨蝶呤片控制原发病外,可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缓解症状。
5、退行性改变
中老年人群因肌腱弹性下降、滑液分泌减少,更易发生腱鞘机械性卡压。表现为手指活动时有弹响感,严重时出现交锁现象。超声引导下腱鞘扩张术或小针刀松解术能有效改善症状,术后需进行手指功能锻炼。
日常应注意避免手指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冬季注意手部保暖,使用温水浸泡可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物。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