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管堵塞是否严重需根据病因和并发症判断,常见严重情况包括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和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胆囊管堵塞可能由胆结石、肿瘤或炎症狭窄引起,典型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和发热。
1、急性胆管炎
胆囊管完全阻塞时易引发细菌感染,导致寒战高热、剧烈腹痛及休克。需紧急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必要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解除梗阻。延误治疗可能诱发感染性多器官衰竭。
2、胆源性胰腺炎
胆石嵌顿在胆囊管开口处可激活胰酶,引发中上腹持续性剧痛伴呕吐。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时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抑制胰酶活性,严重者需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
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长期慢性梗阻导致胆汁酸沉积损伤肝细胞,出现皮肤瘙痒、肝掌和门静脉高压。需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晚期需肝移植治疗。超声检查可见肝内胆管呈"平行管征",肝功能显示ALP显著异常。
日常需低脂饮食避免刺激胆囊收缩,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病情变化。突发剧烈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应立即就医,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建议术后患者每3个月检测肝功能指标,长期梗阻者需补充维生素K预防凝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