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轴骨正常形态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柱结核等。这些疾病可能由遗传、炎症、退行性变或感染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该病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表现为身高变矮、驼背畸形。发病与雌激素水平下降、钙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2、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早期表现为下腰部晨僵,晚期可导致脊柱竹节样改变和驼背畸形。该病与HLA-B27基因相关,需通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确诊。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
3、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指脊柱在冠状面上出现超过10度的侧方弯曲,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常见。轻度表现为双肩不等高,重度可影响心肺功能。发病可能与遗传、神经肌肉控制异常有关。20度以内可通过矫形支具治疗,40度以上需考虑脊柱矫形手术。
4、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的疾病,好发于腰椎。典型症状为放射性腰腿痛,严重时可伴肌力下降。发病与长期负重、姿势不良相关。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甲钴胺片等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椎间盘切除术。
5、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脊柱破坏性疾病,多累及胸腰椎。早期表现为局部疼痛和低热,晚期可形成驼背畸形和冷脓肿。确诊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和MRI检查。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严重者需手术清除病灶。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量进行游泳、瑜伽等有助于脊柱健康的运动,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扭转动作。饮食上保证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戒烟限酒。若出现持续背痛、活动受限或体型改变,应及时就医完善X线、CT或MRI检查,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