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膝盖后越来越疼可能与操作不当、局部炎症反应、皮肤敏感、原有疾病加重或神经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停止艾灸并观察症状变化,若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操作不当是常见原因,艾灸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深层组织损伤,表现为红肿热痛。艾灸材料质量差或燃烧不充分时,烟雾和颗粒物可能刺激皮肤。局部炎症反应也可能被激发,尤其对于存在滑膜炎、骨关节炎的患者,热刺激可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导致炎性物质聚集。皮肤敏感人群接触艾绒或艾烟后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伴随瘙痒和刺痛感。原有膝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疾病可能在热刺激下症状暂时加重,这与局部代谢加快有关。极少数情况下,艾灸的热力和烟雾可能刺激表浅神经分支,引发灼痛感或放射痛。
若疼痛伴随皮肤水疱、溃烂或发热,需警惕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能出现痛觉过敏反应。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艾灸后可能出现皮下淤血或血肿。部分人群对艾草挥发油过敏,接触后数小时可能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艾灸后可能诱发局部免疫反应,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判断。
出现疼痛后应立即停止艾灸,用冷水冲洗降温,避免抓挠或涂抹刺激性药膏。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灼热感,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日常应选择正规机构进行艾灸,控制单次艾灸时间在15-20分钟,皮肤与艾条保持3-5厘米距离。有关节疾病者艾灸前应咨询中医师,经期、孕期及皮肤破损期避免膝部艾灸。若48小时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皮肤化脓等情况,需到骨科或皮肤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