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肌肉损伤的症状表现主要有疼痛、活动受限、肿胀、肌肉无力和关节弹响。肩关节肌肉损伤可能与外伤、过度使用、肌肉劳损、肌腱炎、肩袖撕裂等因素有关。
1、疼痛
肩关节肌肉损伤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疼痛可能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在活动时加重。疼痛部位集中在肩部,可能放射至颈部或上臂。轻度损伤表现为钝痛,严重损伤可能出现锐痛或撕裂样疼痛。夜间疼痛可能影响睡眠,尤其是侧卧压迫患侧时。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轻微拉伤疼痛较轻,肌腱断裂疼痛剧烈。
2、活动受限
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是典型表现,患者难以完成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外展、内旋、外旋等特定方向活动障碍明显。急性期因疼痛导致主动活动受限,慢性期可能因粘连导致被动活动也受限。肩关节活动时可能出现特定角度的疼痛弧,提示特定肌腱损伤。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肩周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肿胀
急性损伤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伴有皮肤发红、皮温升高。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严重挫伤或撕裂伤肿胀明显。慢性损伤肿胀较轻,可能表现为局部组织增厚。肿胀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导致手部麻木或无力。关节腔积液时可见明显膨隆,触诊有波动感。
4、肌肉无力
损伤肌肉力量下降,表现为持物无力、抬臂困难。急性期因疼痛抑制肌肉收缩,慢性期因肌肉萎缩导致无力。特定肌肉无力提示相应肌腱损伤,如外旋无力可能提示冈下肌或小圆肌损伤。长期无力可能导致肩关节不稳定,增加脱位风险。肌力测试可帮助定位损伤肌肉。
5、关节弹响
活动时可能出现弹响或摩擦感,提示肌腱滑动异常或关节面不平整。肩袖损伤可能导致肱骨头半脱位,活动时出现弹跳感。慢性肩峰下撞击可能出现捻发音。弹响可能伴有疼痛,提示病理性改变。关节不稳定时可能出现异常滑动感或交锁现象。
肩关节肌肉损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期可冷敷减轻肿胀,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避免肌肉萎缩。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并接受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肩部保暖,避免提重物和过度使用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