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炎的发病机理

发布于 2025/07/03 19:09

气管-支气管炎的发病机理主要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理化刺激、过敏反应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气管-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其发病机制涉及病原体侵袭、黏膜损伤及炎症介质释放等过程。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原体。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并释放炎症因子,引发局部充血水肿和黏液分泌增多。病毒感染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片等抗病毒药物。

2、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可直接侵袭气管支气管黏膜,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细菌毒素和代谢产物破坏纤毛上皮功能,刺激中性粒细胞浸润并释放蛋白酶,导致黏液脓性分泌物增多。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

3、理化刺激

冷空气、粉尘、烟雾、化学气体等物理化学因素可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长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诱因,烟草中的焦油和尼古丁抑制纤毛运动,导致黏液清除能力下降。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保持空气流通及戒烟,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液促进排痰。

4、过敏反应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诱发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介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控制症状。

5、免疫功能下降

老年人、婴幼儿或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更易发生气管-支气管炎。营养不良、疲劳等因素可削弱黏膜局部免疫防御功能,增加病原体定植概率。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必要时可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功能。

预防气管-支气管炎需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吸烟者应尽早戒烟,过敏体质者需减少与过敏原接触。出现持续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日常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