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03 19:16

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主要有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平衡协调训练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活动。

1、踝泵运动:

术后早期可进行踝泵运动,通过足背屈和跖屈动作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患者平卧时缓慢将脚尖向头部方向勾起保持5秒,再向下踩压保持5秒,每小时重复10-15次。该动作对跟骨、距骨等骨折类型均适用,能缓解肿胀但不可引起明显疼痛。

2、直腿抬高训练:

术后1-2周可开始直腿抬高,强化股四头肌肌力。患者仰卧位保持膝关节伸直,缓慢抬起下肢至30-45度,维持5秒后放下,每日3组每组10次。该训练适用于内外踝骨折术后,需避免髋关节代偿动作,若出现腓总神经损伤症状需暂停。

3、关节活动度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进行踝关节各方向被动及主动活动。使用毛巾辅助背屈训练,坐位时将毛巾套于前脚掌缓慢牵拉;利用斜面踏板改善跖屈受限。每日训练2-3次,每次10分钟,适用于三踝骨折等复杂类型,活动范围以不加重肿胀为限。

4、肌力强化训练:

术后4-6周逐步加入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内翻、外翻抗阻,坐位踮脚尖训练腓肠肌,提踵运动增强跟腱力量。每日2组每组15次,适用于Pilon骨折等关节面损伤,训练后冰敷15分钟可减轻炎症反应。

5、平衡协调训练:

术后8周后开始单腿站立、平衡垫训练等。从双腿支撑过渡到患侧单腿站立,逐步增加闭眼状态或不稳定平面训练。每日10分钟分次进行,可改善本体感觉,适用于合并韧带损伤的骨折病例,训练时需有保护措施防止跌倒。

功能锻炼需贯穿踝关节骨折康复全程,早期以消肿止痛为主,中期注重关节活动恢复,后期强化稳定性。训练强度应遵循无痛原则,配合冷敷、压力袜等物理疗法。术后3个月需复查X线确认骨愈合情况,逐步恢复慢跑、跳跃等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1.2克/公斤体重,保证骨折愈合所需营养。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代谢的不良习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