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可能诱发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炎、骨髓炎等并发症。新生儿败血症是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病情进展快,需及时干预。
1、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败血症病原体易通过血脑屏障引发脑膜炎症。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拒奶、嗜睡、前囟膨隆等症状。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生素治疗,需结合腰椎穿刺确诊脑脊液异常。
2、感染性休克
细菌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时可能引发休克,表现为四肢冰凉、皮肤花纹、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需立即进行液体复苏,使用注射用盐酸多巴胺维持血压,同时进行血培养指导抗生素选择。
3、多器官功能障碍
败血症进展可导致肺、肝、肾等多器官功能受损。可能出现呼吸窘迫、黄疸加重、少尿或无尿等表现。需根据器官受损情况采取机械通气、白蛋白输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等支持措施。
4、肺炎
血行感染或吸入性因素可继发肺部炎症,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肺部湿啰音等。胸片可见斑片影,需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严重者需氧疗支持。
5、骨髓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经血行播散至骨骼,引发局部红肿、肢体活动受限。X线或MRI显示骨质破坏,需长期静脉使用注射用万古霉素,必要时手术清创。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的预防需重视围产期感染防控,包括规范消毒器械、母乳喂养增强免疫力、避免探视人员交叉感染等。出现嗜睡、体温异常、喂养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器官功能。居家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监测体温和反应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