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中线不齐和深覆合可通过正畸治疗、功能矫治器、正颌手术等方式矫正。牙中线不齐可能与牙齿拥挤、乳牙早失等因素有关,深覆合通常由遗传、不良口腔习惯等引起。
1、正畸治疗
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或陶瓷托槽可调整牙齿排列,适用于轻中度牙中线不齐和深覆合。通过弓丝施加持续力,逐步移动牙齿至理想位置。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牙齿酸痛,需定期复诊调整。若伴随牙列拥挤,可能需要拔除个别牙齿以创造空间。
2、功能矫治器
适用于生长发育期患者的深覆合矫正,如前庭盾、双颌垫矫治器等。通过改变下颌位置或限制异常肌肉活动,引导颌骨正常发育。需每日佩戴12-14小时,治疗周期较长。家长需监督儿童佩戴情况,避免矫治器损坏影响效果。
3、正颌手术
严重骨性深覆合合并面部畸形时,需配合正颌外科手术。术前需进行1-2年正畸治疗排齐牙齿,术后再精细调整咬合。手术可能涉及上颌骨截骨上抬或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恢复期需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4、隐形矫治
透明牙套适合对美观要求高的成人患者,通过计算机设计逐步移动牙齿。每2周更换新牙套,需每日佩戴20-22小时。对复杂病例效果有限,可能需配合附件或微种植体辅助施力。治疗期间须严格清洁牙套,避免染色食物。
5、辅助治疗
肌功能训练如舌位练习可改善口腔肌肉平衡,防止复发。夜磨牙患者需佩戴颌垫保护牙齿。矫正后需长期保持器维持效果,前半年全天佩戴,之后逐步改为夜间佩戴。定期口腔检查可及时发现咬合问题。
矫正期间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及牙线清洁托槽周围。避免硬黏食物损坏矫治装置,坚果、口香糖等需忌口。正畸过程可能出现溃疡,可用正畸蜡保护黏膜。完成治疗后需按医嘱佩戴保持器,防止牙齿移位复发。若出现矫治器脱落或明显不适,应及时复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