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一般不能自愈,多数情况下建议手术切除。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存在恶变风险。
胆囊息肉通常由胆固醇代谢异常、慢性胆囊炎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较小的胆固醇性息肉可能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等方式减缓生长,但无法完全消除。饮食上需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但无法直接消除息肉。
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单发宽基底息肉或合并胆囊结石时,恶变概率显著增加,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伴有胆绞痛反复发作或息肉快速增大也需手术干预。胆囊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规手术,术后恢复期较短,多数患者1-2周可恢复正常生活。术后需注意低脂饮食,避免腹泻等不适症状。
发现胆囊息肉后应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避免过度焦虑也不可完全忽视。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息肉进展风险。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恶性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