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与心功能不全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范畴和临床表述的侧重点不同,心力衰竭是心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而心功能不全涵盖更广的病理生理过程。
心力衰竭特指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其诊断需结合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通常由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进展导致,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脑钠肽检测等明确。治疗上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为核心药物,严重者需器械植入或心脏移植。
心功能不全则指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的全过程,包括无症状的左心室功能减退阶段。其概念更强调病理生理变化,如心肌重构、神经内分泌激活等,可能尚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原发病延缓进展,例如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压、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部分一过性心功能不全如应激性心肌病,经治疗后可能完全恢复。
日常需监测体重、限盐限水、避免感染,规律随访调整用药。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应立即就医评估心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