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可能由肌肉劳损、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脊柱感染或肿瘤等引起,长期未干预可能导致活动受限、神经损伤甚至瘫痪。
1、肌肉劳损
长期姿势不良或过度劳累可导致背部肌肉慢性损伤,表现为局部酸痛、僵硬,热敷和适度拉伸可缓解症状。若持续加重可能发展为肌纤维撕裂。
2、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会引起放射性疼痛、下肢麻木,严重时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
3、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表现为突发剧痛伴身高缩短,需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颗粒,配合日光浴预防进一步骨量丢失。
4、脊柱感染
结核或细菌感染可引起夜间痛、低热,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感染药物,延误治疗可能造成椎体破坏畸形。
5、转移性肿瘤
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至脊柱时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有消瘦,需通过放疗或唑来膦酸注射液控制病情进展。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搬运重物时保持脊柱直立。急性疼痛发作时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若出现下肢无力、发热或体重骤降应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日常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锻炼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