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老是觉得疲倦可能与用眼过度、干眼症、屈光不正、结膜炎、视疲劳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用眼过度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部肌肉持续紧张,睫状肌痉挛可能引发视物模糊、酸胀感。建议每用眼3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20秒,避免在昏暗光线下阅读或使用电子屏幕。热敷有助于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使用40摄氏度左右温热毛巾闭眼敷10分钟。
2、干眼症
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可能导致眼睛干涩、灼热感,常伴随异物感。可能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维生素A缺乏等因素有关。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使用环孢素滴眼液。保持环境湿度在40%-60%有助于减少泪液蒸发。
3、屈光不正
未矫正的近视、散光或老视可能迫使眼睛过度调节,出现头痛、重影等症状。建议每年进行视力检查,及时验配度数合适的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渐进多焦点镜片适合老视人群,可减少频繁切换眼镜带来的负担。
4、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可能引起眼睑沉重感、分泌物增多,过敏性结膜炎常伴眼痒、充血。细菌感染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过敏反应需配合奥洛他定滴眼液。避免揉眼,冷敷可减轻过敏性结膜炎的肿胀感,注意区分感染性与过敏性结膜炎的用药差异。
5、视疲劳综合征
长时间聚焦固定距离可能导致调节痉挛、集合功能异常,出现眼眶胀痛、畏光等症状。视觉训练如交替注视远近目标、聚散球练习可改善眼肌协调性。含有七叶洋地黄双苷的眼药水可能帮助缓解调节功能紊乱,严重者需进行专业视功能检查。
保持每天7小时以上睡眠有助于眼部组织修复,饮食中适量增加深海鱼、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工作环境应保证均匀照明,电脑屏幕中心宜低于眼睛水平线10-15厘米。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表现,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等专项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