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湿疹和疥疮可通过发病原因、皮损特征、伴随症状及传播方式进行区分。过敏性湿疹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引发,表现为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疥疮则由疥螨寄生导致,以指缝、腕部等部位隧道样皮损和夜间瘙痒加重为特征。
1、发病原因
过敏性湿疹与免疫异常反应相关,常见诱因包括接触花粉、动物皮屑或进食海鲜等致敏物质。疥疮具有传染性,通过直接皮肤接触或共用衣物传播疥螨,集体生活环境中更易暴发。
2、皮损特征
过敏性湿疹皮损呈多形性,急性期可见密集粟粒大小丘疹、水疱,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增厚和苔藓样变。疥疮典型表现为灰白色或肤色隧道样隆起,末端可见针尖大丘疹,男性患者阴囊可能出现暗红色结节。
3、瘙痒规律
过敏性湿疹瘙痒持续存在,热水洗涤或出汗后加重。疥疮瘙痒具有昼夜节律性,夜间卧床后因疥螨活动加剧,可影响睡眠质量。
4、好发部位
过敏性湿疹好发于面颈、四肢屈侧等暴露部位。疥疮皮损多分布于皮肤薄嫩处,如指缝、腕屈侧、腋窝、脐周及外生殖器区域。
5、诊断方法
过敏性湿疹需通过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确认致敏原。疥疮可通过皮肤镜发现隧道结构,或刮取皮屑镜检找到疥螨虫体、虫卵确诊。
建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过敏性湿疹患者需远离已确认的过敏原,疥疮患者应彻底消毒衣物寝具并同步治疗密切接触者。两类疾病均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湿疹可选用卤米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疥疮常用硫磺软膏或克罗米通乳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