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神经损伤期间能否使用握力器需根据损伤程度决定,急性期通常不建议使用,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握力训练。尺神经损伤后的运动方式需避免加重神经压迫,优先选择低阻力、高重复性的康复动作。
急性期尺神经损伤常伴随局部水肿、疼痛或感觉异常,此时进行握力器训练可能加重神经卡压或炎症反应。损伤后1-2周内应保持患肢制动,可采用冰敷缓解肿胀,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促进修复。此阶段可进行手指关节被动活动,由他人辅助完成腕关节背伸、手指屈伸等动作,每日3-4组,每组10-15次,维持关节活动度。
恢复期(通常为损伤后3-6周)若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改善,可逐步引入握力训练。初期选择阻力小于5公斤的软质握力器,每次训练5-10分钟,每日不超过2次,训练时以不诱发麻木或疼痛为度。同步进行神经滑动练习:坐位时将患侧手臂平举,手掌向上,缓慢屈曲手指及腕关节,再伸直手指并将手腕向下压,重复8-10次。此类动作能促进神经髓鞘再生,防止粘连。
康复全程需避免提重物、长时间键盘操作等重复性抓握动作。建议每周进行2-3次水疗,在35-38℃温水中完成抓握海绵、捏橡皮泥等训练,水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训练后持续肌无力或感觉减退,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复查肌电图。日常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配合口服腺苷钴胺片辅助神经修复,睡眠时使用腕部支具保持中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