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要点

发布于 2025/07/04 08:39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铁剂、预防感染、监测生长发育、定期复查血常规等。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与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有关,需通过综合护理改善症状。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等,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促进铁吸收。避免与牛奶、浓茶同服影响铁吸收。6月龄后及时添加强化铁辅食,如高铁米粉。母乳喂养儿母亲需保证自身铁摄入充足。

2、补充铁剂

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用药期间观察大便颜色变化。避免与钙剂同服,两餐间服用吸收效果更好。补铁疗程通常需持续2-3个月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补铁4-6周。

3、预防感染

贫血患儿免疫力较低,需保持居室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手卫生,定期接种疫苗。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感染可能加重贫血症状。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4、监测生长发育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记录进食量和精神状态。严重贫血可能影响认知发育,需关注动作发育、语言表达等里程碑。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加重时需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5、定期复查血常规

治疗初期每2-4周复查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指标,后期每1-2个月复查直至稳定。复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空腹采血。家长需保留历次检查结果对比趋势,医生会根据结果调整铁剂剂量和疗程。

护理期间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摄入。长期贫血可能影响心脏功能,若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需急诊处理。建立规律作息,避免挑食偏食,家长应学习贫血相关知识,与医生保持沟通,共同促进患儿康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