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患上了灰指甲可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个人物品、遵医嘱外用抗真菌药物、必要时口服抗真菌药物等方式治疗。灰指甲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足部多汗、外伤、遗传等因素引起。
1、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并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间水分残留。清洗后可局部使用碘伏溶液消毒,减少真菌滋生环境。避免长时间穿着潮湿鞋袜,运动后及时更换。可选择吸湿性好的纯棉袜,避免合成纤维材质。
2、穿透气鞋袜
选择网眼透气的运动鞋或凉鞋,避免橡胶雨靴等密闭鞋类。袜子每日更换并高温烫洗,阳光下暴晒杀菌。夏季可多穿露趾凉鞋保持通风,冬季选择羊毛等天然材质保暖袜,防止足部过度出汗。
3、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单独使用指甲剪、锉刀等工具,使用前后用酒精消毒。不与他人混穿拖鞋、袜子,公共浴室需穿防水拖鞋。家长处理患儿指甲后需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儿毛巾应定期煮沸消毒。
4、外用抗真菌药物
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外用药物。用药前需修剪病甲,温水浸泡软化后薄涂药物。坚持用药3-6个月直至新甲完全长出,不可随意中断。用药期间观察局部是否出现红肿过敏。
5、口服抗真菌药物
严重或多发性灰指甲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等药物。用药前需检查肝功能,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儿童剂量需严格按体重计算,不可自行增减。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吸收。
家长应定期带患儿复查指甲生长情况,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足部外伤。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促进指甲修复。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玩具、地板等定期消毒。若发现指甲周围红肿疼痛需及时就医,防止继发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