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槽牙一咬东西就疼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隐裂或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龋齿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腐蚀形成的缺损,咬合时食物压迫暴露的牙本质或牙髓可能引发疼痛。龋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进食敏感,随着龋洞加深会出现持续性疼痛。治疗需清除腐质后填充,常用材料包括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若已伤及牙髓,可能需根管治疗。
2、牙髓炎
牙髓炎多由深龋发展而来,表现为自发性阵痛和咬合痛,冷热刺激会加重症状。牙髓腔内压力增高导致神经受压是主要发病机制。确诊后需进行开髓引流,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暂时止痛,最终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急性期可能出现放射性面痛。
3、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牙槽骨吸收会导致牙齿松动,咬硬物时出现钝痛。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严重者需配合使用甲硝唑口颊片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牙周翻瓣手术。
4、牙隐裂
牙齿表面微小裂纹在咬合力作用下扩张,刺激牙髓神经产生尖锐疼痛,常见于咀嚼硬物后。隐裂线可能延伸至牙根导致牙齿纵折。早期可通过全冠修复保护患牙,若裂纹已达髓腔则需根管治疗后套冠。咬诊检查和染色法有助于确诊。
5、智齿冠周炎
阻生智齿周围软组织发炎时,咬合可能挤压肿胀的龈瓣引发疼痛,常伴张口受限和颌下淋巴结肿大。急性期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炎症控制后建议拔除阻生齿,防止反复感染。拍摄曲面断层片可明确智齿位置。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饭后用温盐水漱口。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面部肿胀、发热等症状,须及时就诊口腔外科。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牙和全面口腔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