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肿块、疼痛、病理性骨折,X线征象包括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破坏、环形钙化、骨膨胀变薄。软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多发生于手足短管状骨,少数见于长骨或骨盆。
1、局部肿块
软骨瘤患者常在病变部位触及无痛性或轻微疼痛的硬质肿块,表面光滑且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手足短骨受累时可见局部梭形膨大,生长缓慢。肿块质地坚硬,按压时可能有轻度压痛,皮肤温度及颜色通常正常。当肿瘤位于表浅部位如指骨远端时,肿块外观更为明显。
2、疼痛症状
多数软骨瘤患者早期无明显疼痛,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间歇性隐痛,活动后加重。疼痛可能与肿瘤压迫周围神经或骨膜牵张有关。若突发剧烈疼痛伴肿胀,需警惕病理性骨折可能。长骨软骨瘤疼痛症状较手部肿瘤更为显著,可能与负重受力有关。
3、病理性骨折
当肿瘤导致骨质严重破坏时,轻微外力即可引发病理性骨折,表现为突发剧痛、功能障碍和畸形。骨折好发于长骨及负重部位,X线可见骨折线穿过溶骨病灶。儿童患者骨折后可能出现异常骨痂形成,需与恶性变鉴别。
4、溶骨性破坏
X线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椭圆形透亮区,呈中心性或偏心性生长,周围常有硬化边。病灶内可见散在点状、环状或弧状钙化影,钙化程度与肿瘤分化相关。短管状骨病变常导致骨皮质膨胀变薄,但很少穿透骨膜形成软组织肿块。
5、骨结构改变
长期存在的软骨瘤可引起骨形态异常,如骨干增粗、骨皮质不规则变薄等。儿童患者可能出现骨骼发育畸形,成年患者偶见关节面受累导致继发性关节炎。多发性软骨瘤病可表现为多骨受累伴骨骼发育障碍,需定期随访排除恶变。
软骨瘤患者应避免病变部位过度负重或外伤,定期复查X线观察肿瘤变化。若出现疼痛加剧、肿块快速增长或X线显示骨质破坏加重等恶变征象,需及时就诊。日常可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保持适度运动以维持骨骼健康,但需避免剧烈冲撞性运动。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监测肿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