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可能会造成佝偻病 造成佝偻病的五个原因详述

发布于 2025/07/04 12:03

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钙摄入不足、遗传代谢异常、慢性疾病影响及日照不足五个原因引起。佝偻病是儿童骨骼发育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软化、变形和生长迟缓,需结合病因针对性干预。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是佝偻病的核心病因,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未补充维生素D的纯母乳喂养婴儿风险较高。长期缺乏会导致血钙降低,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一步加重骨骼脱钙。治疗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或维生素AD软胶囊,并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2、钙摄入不足

膳食钙摄入不足会直接影响骨骼矿化,尤其快速生长期的儿童对钙需求量大。乳制品摄入过少、偏食或消化吸收障碍均可导致钙缺乏。患儿可能出现肌肉无力、方颅等表现。可通过增加牛奶、奶酪等富含钙的食物补充,严重时需使用碳酸钙D3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3、遗传代谢异常

低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肾小管磷重吸收障碍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这类患儿即使补充足量维生素D仍会发病,表现为顽固性低血磷和骨骼畸形。需长期使用磷酸盐合剂联合骨化三醇软胶囊治疗,并定期评估肾功能。

4、慢性疾病影响

慢性腹泻、肝胆疾病或肾病综合征等会干扰维生素D吸收或活化。脂肪泻患者因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易继发佝偻病,胆汁淤积症患儿可能出现25-羟化障碍。需先治疗原发病,同时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2注射液或骨化二醇胶丸。

5、日照不足

皮肤通过紫外线照射可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长期室内活动、高防晒措施或高纬度地区居住会限制合成。冬季日照时间短更易发病。建议每日进行15-30分钟户外活动,暴露面部和手臂,早产儿及深肤色儿童需增加日照时间。

预防佝偻病需保证每日400-800IU维生素D补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增至800-1000IU。增加富含钙的鱼类、蛋黄摄入,6月龄后及时添加辅食。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囟门延迟闭合、肋骨串珠等体征应及时就医。避免过早负重行走,防止下肢弯曲畸形加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