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可能出现口腔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通常表现为单侧皮肤疱疹,但病毒侵犯三叉神经分支时可能引发口腔黏膜疱疹。
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沿神经扩散。若病毒累及三叉神经上颌支或下颌支,可导致同侧口腔黏膜出现簇集性水疱,常见于硬腭、颊黏膜或舌缘。这类疱疹初期为透明小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常伴明显灼痛,进食时疼痛加剧。口腔疱疹出现后1-2周内可能伴随颌面部皮肤疱疹,两者分布区域符合神经支配规律。
少数情况下口腔疱疹可能单独出现而无皮肤表现,此时需与单纯疱疹病毒性口炎鉴别。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双侧口腔疱疹或疱疹融合成大疱,此类情况往往提示病情较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或放化疗后的患者更易发生广泛黏膜损害。
出现口腔疱疹时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若疼痛剧烈可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或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痛。抗病毒治疗需在发病72小时内开始,常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等。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或口腔黏膜科,免疫功能低下者需住院接受静脉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