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风险增加。
1、胸闷胸痛:
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是典型表现,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或紧缩感,常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典型疼痛,如牙痛、肩背痛或上腹痛。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
2、呼吸困难:
随着心肌功能减退,患者逐渐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这是由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尤其在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使症状加重。
3、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可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患者常自觉心悸、心跳不规律,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头晕或晕厥。
4、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下肢水肿、腹胀纳差等右心衰竭症状,或肺淤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左心衰竭表现。查体可见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5、猝死风险:
心肌缺血易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5%、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风险显著增高,需考虑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需严格戒烟限酒,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建议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安全运动强度,选择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加重或意识丧失等危急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