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可通过肌酸激酶检测、肌红蛋白检测、尿液分析、电解质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横纹肌溶解症通常由剧烈运动、肌肉挤压伤、药物副作用、代谢性疾病和感染等原因引起。
1、肌酸激酶检测
肌酸激酶检测是诊断横纹肌溶解症的重要指标,肌酸激酶水平显著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时提示可能存在横纹肌溶解。该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当肌肉细胞受损时会大量释放入血。检测时需要采集静脉血样本,结果异常升高与肌肉损伤程度相关。
2、肌红蛋白检测
肌红蛋白检测可辅助诊断横纹肌溶解症,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升高反映肌肉损伤。肌红蛋白是肌肉组织中储存氧气的蛋白质,肌肉坏死时会释放入血并经肾脏排泄。该检测对早期诊断有较高敏感性,但需注意肌红蛋白在血液中半衰期较短,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3、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可发现肌红蛋白尿,表现为尿潜血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横纹肌溶解时大量肌红蛋白经肾小球滤过,使尿液呈茶色或酱油色。尿常规检查还能评估肾功能状态,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尿比重增高和管型尿。持续肌红蛋白尿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
4、电解质检查
电解质检查能发现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代谢紊乱。横纹肌溶解时细胞内钾离子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钾升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损伤肌肉释放的磷酸盐与钙结合可造成低钙血症。严重电解质紊乱需要紧急处理,监测指标包括血钾、血钙、血磷和碳酸氢根浓度。
5、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MRI可评估肌肉损伤范围和程度。超声检查能发现肌肉水肿和结构异常,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显示肌肉坏死和炎症区域。这些检查适用于创伤性或局部肌肉损伤病例,有助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确诊横纹肌溶解症后需立即停止可能导致肌肉损伤的活动,卧床休息并充分补液以预防急性肾损伤。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行桑拿或热水浴,高温环境可能加重肌肉损伤。出现肌肉疼痛、无力或尿色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包括静脉补液、碱化尿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